陈鹤琴,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,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,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,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。他提出的“活教育”理念,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,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。
活教育的核心思想
1. 以生命为本,以生命为师
陈鹤琴认为,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评价,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。而“活教育”则强调学生应该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,通过自我探索和实践,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成长。
2. 做人,做中国人,做世界人
“做人”是活教育”的一般意义的目的。陈鹤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,人是它的出发和归宿所在。教育首先必须使人明确人生的目的、意义和价值,使之成为自觉的人。后来陈鹤琴又对活教育”的目的进行了发展,那就是:“做人,做中国人,做世界人”,其中“做世界人”就是要爱国家,爱人类,爱真理”。
活教育的课程论
1. 大自然、大社会都是活教材
陈鹤琴提出,大自然、大社会都是活教材”,是陈鹤琴对活教育”课程论的概括表述。他认为,活教材即取自大自然、大社会的直接的书”,也就是直接经验”。但也并不是完全否定书本,强调书本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,应能在自然中找到原形。
2. 五指活动
根据活教育”的主张,陈鹤琴还对于学前和小学阶段的课程进行了改革设计。他认为按照学科分类组织的课程,脱离儿童生活,违背儿童心理。陈鹤琴认为,学校的教学工作应该让儿童自己去经历和思考,去求结果。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,应当让他自己想。”因此,他提出了“五指活动”的概念,即儿童健康活动、儿童社会活动、儿童科学活动、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。
活教育的教学论
1. 做中教,做中学,做中求进步
陈鹤琴认为,以“做”为基础,确立学生的主体性。但儿童的“做”带有盲目性,因此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,但不是直接告知结果,而是予以启发、诱导。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:实验观察、阅读思考、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。
2. 教师的角色
在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,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,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。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尊重学生的自主性,激发学生的创造力,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世界。
总结
陈鹤琴的“活教育”思想,为我们提供了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宝贵经验。在当今社会,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,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让他们在充满活力的教育环境中,成为具有健全人格、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。